2024-03-27 19:39:44 | 大学梯
四川农业大学中外合作办学 简况如下:
学院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德国波恩大学、德国洪堡大学、德国中东欧发展研究所、英国亚伯大学、日本广岛大学和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等多所国外著名院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开展硕士、博士生联合培养。
学院还与法国南锡高等商学院、法国Y Schools精英高等院校联盟、英国埃塞克斯大学、英国切斯特大学、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等高校签署了重在本科生交换学习的校际合作协议。
四川农业大学师资队伍
学校有教职工3600余人,其中:教授426人、副教授574人;博士生导师272人、硕士生导师833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高级专家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四川农业大学 大学梯
四川农业大学学校代码是10626。
四川农业大学(SichuanAgriculturalUniversity,简称川农大),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111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以生物科技和农业科技为特色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地方公办大学。
学校3个校区:
学校建有雅安、成都(温江)和都江堰3个校区,占地总面积约4500亩。设有学院26个,研究所(中心)1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76个本科专业,10大学科门类;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二级学科4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二级学科10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16个。
师资队伍:
1、学校现有教职工近3600人,其中:教授439人、副教授589人。
2、博士生导师315人、硕士生导师82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高级专家1人,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2人,特设岗位1人。
3、青年学者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
4、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
5、国家973计划首席青年科学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5人,霍英东教育基金获得者14人。
6、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3人,四川省杰出人才奖获得者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12人。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林学学科创建于1906年,是学校最早设立的学科之一。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院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科学研究为基础、服务社会为方向,努力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林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学院已发展成为具有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等多层次、结构完整的教学科研型学院,已成为我国西南地区林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
林学院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较强的办学实力。学院下设林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森林资源保护、木材科学与工程4个系和一个副处级建制的生态林业研究所;拥有省级实验教学团队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四川省高校创新团队1个;拥有生态林业工程、森林保护、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木材科学与工程等四个省重点和高校重点实验室。全院共有在职教职工79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59人,教授21人,副教授23人,博士生导师16人,硕士生导师27人。教师队伍中有留学归国人员19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6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6人。45岁以下中青年学术队伍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的比例达97.7%,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70.5%。 学院始终把学科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学科建设和完成重大科学研究项目,不断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创建良好的办学条件、构建全新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培养合格的本科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将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以科研促教学,以教改促质量,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效。学院从1983年开始招收造林学硕士研究生,2000年开始招收森林培育学博士研究生,发展至今已拥有林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林学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含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森林保护、森林经理、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园林植物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经济林学和自然保护区学等9个二级学科专业)、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含森林生态学、生态工程学2个二级学科专业)、1个专业硕士点授予学科(林业硕士),其中森林培育学为国家林业局重点建设学科、四川省“重中之重”重点建设学科。学院现拥有林学(含本硕连读、林学、经济林方向)、森林保护、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木材科学与工程(含家具与室内设计方向和木材工业方向)、产品设计(家具与室内设计方向)等5个本科专业、9个专业方向,其中林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四川省首批特色专业,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为四川省特色专业。同时在国家级特色专业林学专业招收本硕连读生。学院年招收博士生10余人,硕士生60余人,专业学位硕士生40余人,本科生500余人。学院现有在校生2088人,其中:本科生1785人,硕士生191人,博士生50人。
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国家、部省级重大项目100余项,院地、院企横向合作项目两百余项。围绕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水土流失机理与综合治理技术、林木优良品种选育与森林资源培育、森林健康与可持续经营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技成果,获部省级以上科技奖励2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 4项、三等奖 16项),专利两百余项,选育出国家级认定良种1个(核桃),省级认定良种近20余个(核桃、杨树、竹类、花椒、黄柏、老鹰茶等 ),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SCI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20多部,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与智力支撑。 在加强科学研究的同时,学院始终把本科教育教学作为中心工作,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全院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自“八五”以来, 全院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改革研究,先后主持或主研教学改革项目30余项。广大教师不断总结教学改革经验,并积极应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各级各类教学成果奖30余项,其中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
学院在本科和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不断提高。近年来,学院每年毕业生综合就业率均达90%以上,多名同学考取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四川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知名院校和科研单位研究生,在连续多届“中国梁希优秀学子奖”、“沈国舫森林培育奖励基金”、“全国林科十佳毕业生”等奖项的评选中,均有我院学生获得殊荣。学院已培养了上万名毕业生,涌现出众多杰出人才,他们遍布祖国各地和海内外,大多已成为任职单位的骨干,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赢得了学院在社会上的良好声誉,为国家的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到全国五大战略的地位,我国的林业教育和科研事业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学院将继续发扬“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传承优良传统,努力将林学院建设成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突出、国内知名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学院,为具有光荣历史的林学院再铸新的辉煌!
2023-11-16 08:22:34
2023-11-09 13:09:12
2024-05-13 17:36:12
2023-11-11 14:50:34
2023-11-09 17:27:40
2023-11-12 05:48:38